正在公示的《山東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從推動流域區域協同發展角度,全面對接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共保綠色黃河、共建安瀾黃河、共謀活力黃河、共暢互聯黃河、共塑魅力黃河。
協商建立健全黃河干流水污染監測預警體系,推動生態監測數據共享。推動建立流域資源開發補償等各項補償制度,優化水沙聯合統一調控調度機制,持續提升水沙調控體系整體合力,確保河床不抬高。
主動融入黃河流域“一軸兩區五極”的發展動力格局,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大通道,謀劃建設濟南-鄭州-西安-蘭州、濟南-石家莊-太原-銀川-蘭州、濟南-邯鄲-長治-臨汾-延安-蘭州3條發展軸,增強與其他城市群的發展協調性。強化跨省高速公路建設,加密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高效連通沿黃主要經濟區。
聯動打造中華文明重要地標,深入研究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共同加強同尼羅河、多瑙河、萊茵河、伏爾加河等流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在開展跨流域協同協作方面,與河北省共同推進南水北調東線沿線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標準建設濟南“京滬會客廳”,打造全方位高效率合作平臺。
主動對接長三角產業和創新梯次轉移布局,接受上海自貿試驗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重大平臺輻射帶動。完善省際基礎設施銜接,推動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菏澤至徐州鐵路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
深化與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支撐山東半島城市群發揮龍頭作用。強化濟青雙核聯動,引領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全方位合作,輻射帶動魯西、膠東、魯南地區城鎮加快發展。聯動做好引黃濟青、膠東調水等工程沿線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保障水質安全。
共同謀劃淮河流域協同治理,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共建淮河下游生態屏障,協調推進太原至徐州高鐵、青島至鹽城高鐵、濟寧至徐州高鐵、菏澤至新鄉高鐵建設,著力構建京杭運河水上大通道,共同打造淮海經濟區多式聯運集聚區。(來源:舜網-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