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見習記者 楊佳琪
隨著三季報披露收官,魯股最新經營業績浮出水面,與此同時山東IPO上市工作也備受關注。據經濟導報記者梳理,截至2023年10月31日,年內全國新增A股上市公司共計275家,其中山東新增16家,位列第五。整體來看,今年前10月山東有16家IPO排隊企業在A股“闖關”過會,年內新增輔導魯企24家。
山東各市上市工作推進情況如何?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16家新增山東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8個城市。

16只新增魯股分布在8城市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山東新增A股上市公司16家,新增數量位列全國第五。16家新上市魯股總市值達739.58億元,首發募集資金共計132.29億元。
山東這一成績在全國處于什么水平呢?整體來看,1至10月,國內新增A股上市公司共計275家,募集資金金額合計3321.02億元。從歸屬地來看,前10月新增的275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國26個省市區。
蘇、粵、浙、滬仍是IPO大戶,4省市上半年IPO數量合計為158家,占全部IPO數量的57.45%。山東以16家新增數量緊隨其后,列全國第五。

具體來看,新增A股數量前三的區域分別是:江蘇54家,廣東46家,浙江37家。上海緊隨其后,達21家。山東(16家)、北京(15家)、安徽(13家)、江西(10家)新增數量也均實現兩位數。此外,新增A股數量位居全國前十的區域還有湖北(8家)、重慶(7家)。

從新增魯股城市分布來看,濟南和煙臺年內新增數量最多,各有3家企業實現IPO;青島、威海、淄博、聊城各有2家;東營和泰安各有1家。

截至10月31日,山東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305家,總市值達到34918.80億元。其中主板199家,創業板66家,科創板21家,北交所19家。從城市分布來看,青島數量最多,共有66家;其次是煙臺52家,濟南46家,淄博33家,濰坊29家,威海17家,德州11家,濟寧10家,濱州8家,聊城7家,東營、泰安和臨沂各6家,棗莊4家,菏澤和日照各2家。
創業板新增數量位列全國第四
從上市板塊來看,創業板上半年新增上市企業102家,廣東(25家)、江蘇(17家)、浙江(15家)新增數量位列前三,山東新增8家創業板企業排名第四;北交所上半年新增掛牌企業63家,山東占到5席;主板上半年新增47家,山東新增3家(滬市主板2家、深市主板1家);科創板上半年新增63家,山東暫無斬獲。
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坤道在日前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推動上市融資方面,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2家(包含境內外,下同)、同比多增4家,上市公司總數達420家;北交所、港交所分別新增5家、3家,分列全國第三位、第四位;股票、債券兩項直接融資合計7641.85億元,同比增長27.79%,存量規模達3.3萬億元。
總體來看,山東年內新增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深交所創業板以及北交所,多為新興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創新性。中泰證券分析劉保民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四新’深度融合。創業板對于財務指標要求相對寬松,側重信息披露,且注冊制下企業IPO注冊效率較高。”
新興企業以及科創型企業茁壯成長的背后,離不開資本“活水”。據統計,山東年內16只新增A股首發募集資金共計132.29億元。其中募集資金最多的為泓淋電力(301439.SZ),為19.45億元;其次是乖寶寵物(301498.SZ),募資16.00億元;最少的為天罡股份(832651.BJ),募資1.37億元。
年內新增輔導魯企24家
山東上市企業后備力量充足,年內不斷有新生力量加入輔導大軍。
據Wind數據,截至10月31日,山東年內共有41家企業更新輔導狀態。其中,長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文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審核狀態為輔導驗收通過;山東帥克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完成;山東達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審核狀態為報送輔導備案材料。

今年前10月,山東有13家企業輔導備案終止,分別是山東海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諾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培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安眾誠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蓮池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巨力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福牌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恒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博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麥特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正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宏葵生物(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另有濟南奧圖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創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匯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審核狀態為輔導備案登記受理。
10月,山東新增輔導企業3家,分別是濟南奧圖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奧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致群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輔導備案終止;山東達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在10月24號報送輔導備案材料。
59家“候場”魯企更新IPO審核狀態
IPO排隊企業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目光。今年前10月,山東在審IPO企業中有59家更新審核狀態。東岳機械(838849.BJ)、迪嘉藥業(A23116.SZ)、信通電子(A21440.SZ)和濰柴雷沃(A23044.SZ)審核狀態為已問詢;金盛海洋(A23049.SH)、漁翁信息(A22687.SH)和興業汽配(A22001.SH)審核狀態為已回復,其中漁翁信息已回復第二次;2家審核狀態是報送證監會,分別是鍵邦股份(A22512.SH)和騰達科技(A22489.SZ);11家企業擬上市魯企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終止注冊。

10月,宏盛華源(A22245.SH)審核狀態更新為證監會注冊;泰鵬智能(873132.BJ)審核狀態為正在發行。10月12日,因國銘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及保薦機構主動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國銘鑄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審核。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山東企業IPO工作成果頗豐,年內已有16家A股過會企業誕生。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除去審核狀態“終止”的情況,山東IPO排隊在審企業共計4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4家、科創板5家、深交所主板7家、創業板15家、北交所7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