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A股三季報披露收官,Wind數據顯示,山東305家上市公司中,252家公司實現盈利,超過5成的公司交出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成績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魯股諸多板塊中,輪胎業魯股表現亮眼,5家公司中有4家歸母凈利潤在9.5億元以上,競相公布的擴產計劃顯示出企業對行業未來的看好;工業裝備領域,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引領多家企業強勢增長,持續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
輪胎業魯股業績爆發
賽輪輪胎(601058.SH)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190.12億元,同比增長13.72%,歸母凈利潤20.25億元,同比增長90.14%,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80億元,同比增長179.73%。
賽輪輪胎前三季度的強勢表現,尤其是第三季度的業績狂飆,并非個例,在山東占據優勢的輪胎領域,其他幾家上市魯股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玲瓏輪胎(601966.SH)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145.30億元,同比增長13.72%;歸母凈利潤9.60億元,同比增長343.88%。三角輪胎(601163.SH)1-9月實現營業收入78.70億元,同比增長15.65%;歸母凈利潤10.57億元,同比增長124.89%。森麒麟(002984.SZ)實現營業收入57.42億元,同比增長20.88%;歸母凈利潤9.93億元,同比增長50.06%。
作為唯一虧損的輪胎魯股,青島雙星(000599.SZ)1-9月實現營業收入34.72億元,同比增長14.37%;歸母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59.77%,營收和凈利也都呈現增長態勢。
“中國輪胎在研發領域、制造端提升速度非常快,中國輪胎的產品性能、智能制造等已經在全球處于先進水平。”玲瓏輪胎董事會秘書孫松濤介紹說,現在全鋼胎近80%的份額是國產輪胎的天下,而乘用車領域70%依然是外資品牌。“今年將公司定義為‘困境反轉’,明年將是持續修復狀態,爭取達到疫情前水平。”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輪胎上市公司基本都在國外設有生產基地,且在今年公布多個擴產計劃,比如青島雙星擬在柬埔寨投資14.38億元建設年產850萬條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項目;森麒麟擬自籌資金29678萬美元在摩洛哥建設年產600萬條高性能轎車、輕卡子午線輪胎項目;賽輪輪胎10月29日也披露了擬投資14.74億元在柬埔寨建設年產6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的計劃。
“產能提升、全球化布局是國內輪胎企業成長的主要路徑,并且全球化布局不僅可以避免貿易壁壘帶來的影響,還可以貼近市場,充分利用部分地區有競爭力的勞動力資源。”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中國輪胎企業想進入全球輪胎第一梯隊,除了規模提升外,還要注重研發、提升標準,順應汽車產業環保、新能源等趨勢,增加高附加值產品份額。
濰柴動力領銜裝備魯股
裝備制造業一直是山東的強項,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作為總部位于山東,中國領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工業裝備跨國集團,山東重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搶抓行業回暖契機,盈利能力和經營水平大幅提升,帶動山東重工經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濰柴動力(000338.SZ)三季報顯示,2023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3.8億元,同比增長22.9%;歸母凈利潤65.0億元,同比增長96.3%。中國重汽(000951.SZ)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7.64億元,同比增長37.00%;歸母凈利潤6.55億元,同比增長83.62%。山推股份(000680.SZ)實現營業收入75.29億元,同比增長15.37%;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64億元,同比增長141.34%。中通客車(000957.SZ)實現營業收入27.88億元,同比減少3.39%;歸母凈利潤7370.42億元,同比增長68.91%。
“公司建立了適應各細分市場需求的產品研發體系,持續提升全流程研發能力,以更全面、更快速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贏得市場的良好口碑。”濰柴動力相關人士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公司前三季度銷售發動機54.8萬臺,同比增長24.5%;國內大馬力發動機市場占有率達到32.7%,同比提高19.8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大幅增強。
除了國內市場發力,海外市場的布局和拓展,也對各上市公司貢獻良多。據了解,今年1-9月,中國重汽集團重卡出口9.9萬輛,同比增長71.95%,占據行業出口半數市場份額;濰柴動力海外控股子公司凱傲集團前三季度實現息稅前凈利潤5.7億歐元,同比提升171.6%,旗下陜重汽重型卡車出口4.2萬輛,同比增長71.9%。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山東重工集團旗下各企業秉承著“心無旁騖攻主業”的理念,始終堅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緊盯前沿技術和行業趨勢,持續推進業務、市場結構調整,在重型發動機、重型變速器、重型卡車、工業叉車、豪華游艇、農業裝備、推土機等多個領域銷量行業領先。
以濰柴動力為例,2020年-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高達82.9億元、87.9億元、88.5億元;今年上半年,濰柴動力研發投入43.6億元,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持續不斷的巨額研發投入,也使得濰柴動力產品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為了調動員工積極性,濰柴動力于10月24日披露了2023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擬向716名激勵對象授予8544萬股限制性股票,以全力激活核心管理團隊以及核心骨干的積極性,實現股東、公司和激勵對象各方利益的一致。
按照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目標,濰柴動力2024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102億元、銷售利潤率不低于8%,2025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312億元、銷售利潤率不低于9%,2026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589億元、銷售利潤率不低于9%,且上述指標都不低于當年同行業平均業績水平,并不低于授予時所處的行業水平,授予的股票才能解除限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