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前,社保、最低工資將迎來新變化。
據中國網消息,10月2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陳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前三季度,社會保障重點改革扎實推進,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社保經辦服務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公布,標志著社保經辦的法治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邁上新臺階。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億人、2.4億人、3億人,基金累計結余8萬億元。全國社?ǔ挚ㄈ藬13.77億人,覆蓋97.4%人口,8.51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
同時,除了社保經辦迎來利好之外,最低工資也迎來利好。天津、廣西等地即將調整全區最低工資標準。
《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將施行
社會保險經辦領域首部行政法規《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已經公布,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10月2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3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在會上表示,社保經辦服務是社會保險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保政策與社會公眾的一個連接點。《社會保險經辦條例》是社會保險經辦領域的首部行政法規,過去我們主要靠部門規章和管理規定等規范經辦服務,現在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下來,標志著社保經辦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和精細化邁上新臺階。因此,《條例》的頒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便民利民是《條例》的一大亮點,在這方面有以下規定。
一是精簡證明材料。《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和個人辦理社會保險事務,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求提供身份證件以外的其他證明材料的,應當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依據。這項規定為從源頭上解決無謂證明材料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法律規定。
二是規范辦理時限。《條例》優化了用人單位和個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社會保險待遇申領、核定和支付等業務的流程。例如,《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在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時,同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個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用人單位和個人申請變更、注銷社會保險登記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
三是減少了辦事環節。《條例》對社會保險登記、核驗待遇享受資格等方面實現跨部門信息共享作出了規定。例如,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將用人單位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信息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共享,公安、民政、衛生健康、司法行政等部門應當將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信息與社保經辦機構共享。社保經辦機構應當通過信息比對、自助認證等方式核驗社會保險待遇資格等。這些規定以信息共享的方式減少了辦事環節,通過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四是提升辦事體驗。《條例》對社保經辦服務的覆蓋范圍、服務渠道、服務方式都作出了規定。例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政府網站、移動終端、自助終端、經辦窗口等線上線下渠道提供服務,依托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跨部門、跨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便利。這些規定都將積極促進社保經辦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方式,提高經辦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用人單位和個人的辦事體驗。
人社部數據顯示,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充分運用全民參保、聯網監測等內部數據資源,積極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醫保、交通、出入境管理、金融等部門開展業務協作,逐步實現信息共享、開展信息比對,初步實現了無形認證。全國利用數據比對和自助手段完成認證的比例總體已經超過了70%。
多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除了社保經辦迎來利好之外,最低工資也迎來利好。
其中,天津從2023年11月1日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由2180元調整為232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由22.6元調整為24.4元。
廣西也自2023年11月1日起調整全區最低工資標準,本次調整之后,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1990元,二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1840元,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1690元。
此前,多地已經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近日,山東省根據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職工工資水平增長等情況,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審核,確定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山東省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200元、2010元、18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2元、20元、18元。
從2023年9月1日起,北京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320元調整到2420元,增加10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5.3元每小時調整到26.4元每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59元每小時調整到62元每小時。
從2023年9月1日起,西藏月最低工資標準1850元調整為2100元。同時,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18元調整為20元。
今年年初以來,還有河北、山西、貴州、青海、安徽、陜西、上海等地先后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其中,安徽3月1日起執行最低工資新標準,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共有四檔,分別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這也是安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首次超過2000元。
目前全國共有16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分別是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河北、陜西、天津、山東、四川、重慶、西藏、安徽、福建、湖北、河南。
最低工資標準,看似與大部分勞動者實際收入關聯不大。實踐中,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有利于分配結構的調整,對勞動者的利益有著實質性的影響。隨著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與之掛鉤的勞動者其他待遇水平也會產生相應變動。
比如企業在計算員工加班費、社保繳納基數等方面,會參照最低工資標準予以提高。當最低工資標準提高,這意味著社會保障水平相應有所提升,有利于讓勞動者普遍受益。(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