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醫藥生物行業景氣度的提升,為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騰飛插上了翅膀。10月26日,魯抗醫藥(600789.SH)披露了一份亮眼的三季報: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6億元,同比增長21.41%;扣非凈利潤5396.16萬元,同比大增532.47%。
全年盈利水平值得期待
在第三季度業績“狂飆”的加持下,魯抗醫藥前三季度經營數據同樣亮眼:實現營業收入47.32億元,同比增長16.75%;歸母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110.21%;扣非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200.38%。
今年以來,魯抗醫藥各季度營業收入增幅和歸母凈利潤增幅顯著。具體來看,公司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6.70億元,同比增長26.06%;歸母凈利潤4568.86萬元,同比增長2.47%。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5.16億元,同比增長12.21%;歸母凈利潤8568.97億元,同比增長281.56%。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46億元,同比增長21.41%;歸母凈利潤6117.31萬元,同比增長166.82%。
魯抗醫藥第三季度凈利潤何以大幅增長?10月26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魯抗醫藥董秘辦,其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第三季度,公司持續推進產品營銷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營銷能力,產品銷量增加帶動收入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對于公司全年的業績展望,該工作人員表示,“預計公司第四季度產品銷量會保持一個較好的水平,比較看好公司全年的盈利水平。”
魯抗醫藥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公司產品涉及全身抗感染類、氨基酸類、心腦血管類、內分泌類、抗病毒類、呼吸系統類、消化系統類、半合成抗生素類原料藥、生物藥品以及相關制劑、輸液、中成藥、醫藥中間體、動物保健用抗生素、淀粉、葡萄糖等。產品涵蓋膠囊劑、片劑、分散片、粉針劑、顆粒劑、干混懸劑、水針劑、預混劑、復方制劑等500余個品規。
據介紹,魯抗醫藥在抗生素領域積累了較大優勢,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在國內均處于領先地位,青霉素系列、半合抗系列及獸用抗生素產品品種較為齊全,覆蓋了原料藥到制劑的大部分品種,形成了從發酵原料到半合成原料藥再到制劑的完整產品鏈。
值得注意的是,魯抗醫藥日前公告,控股子公司塞特公司通過了關于奧硝唑片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補充申請批準通知書》。其中,奧硝唑治療厭氧菌感染效果良好,人體使用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小且藥品劑型齊全,是目前硝基咪唑類藥物中的優勢品種。
股權激勵為業績保駕護航
10月25日晚間,魯抗醫藥發布關于公司2019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第三個行權期符合行權條件的實施公告。公告顯示,魯抗醫藥將向包括董事長、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董秘等在內的共計244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92.33萬份。第三個行權期可行權數量占獲授股票期權數量比例為33%,自2023年10月31日至2024年9月26日可進行第三個行權期的股票期權行權。
根據第三個行權期的業績考核要求,以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均值為基數,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57%,且比授予權益時該指標所處同行業分位值水平有所提高,該指標不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抗醫藥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均值為28.12億元,2020年至2022年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05億元、49.24億元、56.21億元,相比于28.12億元增長率分別為49.54%、75.11%、99.89%,遠超業績考核要求中三個行權期各自規定的39%、48%、57%。
“從股票激勵計劃來看,三年的分期解鎖設置,顯示了魯抗醫藥對于長期業績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成長趨勢。”中信證券金融分析師楊光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
“通過將股權激勵與業績掛鉤,公司可以激勵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同時,這種計劃還可以鼓勵員工更加關注公司的長期發展,從而促進公司的穩定增長和價值提升。股權激勵與業績掛鉤對業績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通過合理設計和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可以實現員工和公司的利益雙贏,提高公司業績和市場競爭力。”楊光認為。
今年以來,魯抗醫藥股價一直處于低迷狀態。9月以來,出現震蕩上漲,9月1日開盤價為6.54元/股,10月16日達到7.00元/股,區間漲幅達7.03%。此后,公司股價震蕩回落,10月26日報收于6.60元/股,當日漲幅為0.76%。
魯抗醫藥方面對此表示,“二級市場的股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公司會時刻關注股價波動情況以及新政新規的發布和實施,公司也始終致力于不斷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公司將努力做好各項經營工作,提升管理績效,把握市場機遇,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