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荊超 通訊員 董國華
教師心理關愛驛站、學習科學實驗室、“經緯拾光”市中教育檔案館、400座多功能報告廳……作為送給全區教師的一份大禮,濟南市市中區教師成長基地落成儀式于10月25日上午舉行,且同步啟動了市中區第三屆品質教育學術節和市中教育“經緯三名工程”。
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輝,市中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王書信,市中區興隆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衛平,市中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宮春,以及區教體系統所屬事業單位負責人、校(園)長、市中教育“經緯三名工程”人選等,300余人參加活動。


王書信在致辭中表示,市中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聚合全區之力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此次教師成長基地的落成,非常好地梳理和提煉了市中教育精神,詮釋了“市中教育為什么好、市中教師為什么行、市中學子為什么能”的深層內涵。
落成儀式上,學習科學成長中心代言人紀冬、“雙新”課程創生學院代言人孟曉健、“銀齡”教師工作坊代言人煙文英、市中區名校長工作室代言人閻莉、集團化辦學研究中心代言人曹燕玲、教師心理關愛驛站代言人王臻,分別推介了工作坊的工作構想和未來規劃。

市中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亮發布了第三屆品質教育學術節品牌項目。據了解,本屆學術節主題是“學為人師 樹人有道”,在為期8周的時間里,將聚焦教育發展重大課題,規劃37個專題研討項目,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50余人,實現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預期受益教師將超過8600余人次。“經緯三名”工程啟動、濟南市“全環境育人”現場會、集團化辦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省幼小銜接實驗區成果分享論壇等焦點活動,將成為市中品質教育守正創新、強師強教的關鍵推動力。

據介紹,市中區教體局遴選確定了100名“名師”培養工程人選,10名“名校長”培養工程人選,30名“名班主任”培養工程人選。市中區功勛校長、齊魯名師、齊魯名班主任為“經緯工程人選”真切寄語。
方輝用三個“首屈一指”肯定了市中區教師成長基地的落成。他表示,市中教育在教師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有經驗、有創新、有實效。同時,他對用足用好教師成長基地,研發高品質的人才培養課程,培養一流教育人才等提出了希望。

“市中區將積極探索‘雙減’和‘雙新’的落地實施,構建教師成長的有效路徑,高起點培育和打造德才兼備的未來教師隊伍,打造更多具有市中樣態和推廣價值的實踐成果。”市中區教體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