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10月25日舉行的濟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濟南外貿進出口1606.8億元,同比增長3%,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外貿進出口總規模實現三年翻番,外貿備案企業達到9800家,實績企業達到6000家。
據了解,已有76個國家和地區的86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濟投資,全市市場主體超150萬戶。日本住友商事、德華安顧、凱傲叉車、旺旺、邁大等項目落地、增資。今年1-9月,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93家,同比增長14.2%;合同外資37.5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1.52億美元,總量規模居全省第二。全市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落地項目497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高于全省1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6%,高于全省11.5個百分點。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07億美元,占比18.93%;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5.4億美元,占比25.09%。儲備對日招商目標客戶資源57家,建立項目庫推進在談和意向項目30個;儲備對歐招商目標客戶資源60家,推動在談項目24個。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作為濟南市改革創新的主陣地,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推出實施740余項制度創新舉措,形成3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4項得到國家部委認可。深化與沿黃9。▍^)12個自貿片區和15個經濟功能區聯動,以聯動創新深入推動資源互享、產業互聯、優勢互補。聯動樂陵市在全省首創藥食同源便利通關創新舉措,助力沿黃流域省市開放發展。在國內率先探索建設數字服務出口數據BI平臺,打造濟南中醫藥產業“借澳出海”模式,建成全國首個文化出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海外文化貿易中心14個,市場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發揮黃河流域多領域合作聯盟引領作用。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以“自貿+黃河”融合為方向,與沿黃各。▍^)在五大領域簽署14項合作協議,與西安、鄭州等9個自貿片區實現政務服務沿黃通辦,在全國首創自貿領域東西協作創新模式,共同推動重點產業協同出海,加快黃河流域一體化開放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