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見習記者 李淑楠
網格化治理是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是山東人口大鎮、工業強鎮,社會治理的難度可想而知。“我們直面挑戰,主動創新,在東營市率先推行企業專屬網格,以全要素網格為基礎,以多元化共治為核心,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王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付軍安介紹,大王鎮構建起“一個核心統領、一張網絡統攬、一個平臺統調、一個中心統管、一個體系統籌”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了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打造了鎮級社會治理工作的“和大王”品牌,2022年,大王鎮入選了平安東營建設示范鄉鎮。
9月25日上午,經濟導報記者一行實地探訪大王鎮,了解大王鎮打造社會治理“金色名片”背后的一面。
總面積122平方公里,轄97個行政村,42個居民小區,境內戶籍人口9.5萬人、常住人口近16萬人,是全國首批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全省新生小城市試點,1500余家企業扎堆此地,這是大王鎮的社會治理“家底”,2022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中,大王鎮位列第73位,現有企業1500余家,其中重點企業166家,企業數量大、流動人口多,社會治理面臨嚴峻挑戰。
為推進問題有效解決,大王鎮立足工作實際,在全市率先推行企業專屬網格網格員專職化,成立23個企業專屬網格,“我們將重點企業一體化納入網格管理,同步建立健全‘1453’工作法,創新建立一個中心、N個堡壘、四支隊伍的‘1+N+4’機制,推動社會治安水平、服務企業能力、安全環保管理水平穩步提升。”付軍安說。

▲大王鎮構建起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了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
一個中心 N個堡壘 筑牢糾紛化解“陣地”
大王鎮圍繞“市級統籌、縣級組織、鄉鎮實戰”的工作思路,以鎮政法委員為“牽引”,整合綜治中心、網格中心、公安分局、司法所、法庭等基層政法單位職能作用,高標準建設大王鎮“一站式”矛盾中心。建立接單流轉、吹哨報到、會商研判、辦理反饋等閉環流程,推行“四個第一”(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化解、第一時間問效)工作法,打造“源頭預防、調解為主、訴訟斷后”和“常態進駐、派駐輪駐、隨需隨駐”治理模式,形成“一站受理、精準分流、就地調解”工作格局。
“通過推進‘N個堡壘’建設,筑牢‘一站式’矛調中心‘陣地’。”付軍安說。
“N個堡壘”,包括:推進派駐調解室建設。推動公安大王分局和司法所業務“牽手”,設立“大王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大王分局調解工作室”,實行“分類+分流”、“隨手調+重點調”模式;打造特色調解室。發揮劉集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紅心黨建調解室”,設立“劉集社區警民聯防工作站”,打造“紅色衛士聯盟”群防群治品牌;升級訴前調解室,實現訴源治理從“單打獨奏”到“多元共治”的轉變;培育行業性調解組織;突出全鎮工業特色,成立23個企業專屬網格,建立15個橡膠輪胎行業性調委會,推進訪源治理精細化;構建村(社區)“家門口”調解工作模式。依托業主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住宅小區、村委會設立“調解服務站點”,實現“調解跟著糾紛走”。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王鎮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279件,即時化解3235件、跟進解決44件,調解成功率達99%,群眾滿率98%以上。
四支隊伍 一股勁兒 夯實社會治理“基石”
像大王鎮這類家底厚實的鎮域,社會治理雖難,只要能夠因地制宜,調動資源,就能形成一股社會治理合力。發揮30名專職調解員、30名科級干部、12名社區民警、168名網格員、22名律師、210名“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組建起一支“3+3+2+1+N”多元參與的調解隊伍;
按照“1+2+N”(即“1名專職網格員+2支專業服務隊伍+N名網格協管員”)模式,配齊配強網格工作隊;整合公安、綜治、司法、應急、環保等5個行業部門組成業務指導隊;吸納166家企業負責人組成聯勤保障隊,四支隊伍專注提高服務企業的專業性、實效性,做好管理、團隊、巡查、培訓、調解等“分內事”,確保及時響應、有效處置、高效化解,服務“全天候”。同時明確網格員常規巡查與專業巡查事項,針對常規事項實行“一企一策”,針對流動人員、矛盾糾紛、安全環保隱患排查等7大類30項重點內容,明確巡查點位和路線,定期開展巡查;針對專業事項開展專項行動,連同業務指導隊深入企業開展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根據專屬網格類別特點和業務需求,依托網格大講堂、網格微課堂等,開展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專題培訓,幫助網格員克服本領恐慌,確保業務“上水平”。目前,已舉辦網格大講堂16期、網格微課堂8期,培訓網格員600余人次。

▲大王鎮筑牢筑牢“一站式”矛調中心“陣地”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獲悉,在“東營平安指數”平臺驅動下,大王鎮還借助數字智能化手段,強化預測預警預防,主動將矛盾糾紛化解的關口前移。例如,通過建設“數智大王”工程,將安全、環保、治安等信息納入鎮域治理運行管理平臺,借助數字智能化手段,增加視頻監控等硬件投入,織密數據資源網絡,構建多維分析“智慧大腦”,提前分析研判、科學預測苗頭性社會問題,“靶向” 定位糾紛風險點。
此外,充分利用“互聯網+”融合平臺,與山東省智慧調解系統、社會治理網格化系統互聯互通,打造務實高效的可視化智能“指揮中樞”,實現全域有效管控,最終達到“一屏觀大王,一網管全鎮”的預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