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創投強則科技強。為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在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作用,營造投資山東的良好氛圍,將于10月23日-26日舉辦“2023創投基金齊魯行”活動。
活動由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濟南市人民政府和招商銀行聯合主辦,主活動于10月23日-24日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行,并設置青島、淄博、濟寧、濱州四個分會場,主要進行區域性項目路演和考察。
這是山東省首次主辦全省范圍的大型股權投資項目考察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將集中推介考察一批股權投資項目、發布一批創投支持政策、落地一批產業投資基金,推動科技、產業、金融充分融通對接。
活動共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閉門會議;第二階段為創投論壇;第三個階段為兩場平行路演對接活動,一是項目路演暨綠色技術投資聯盟首屆會員代表大會,二是新能源產業CVC對接活動;第四個階段為現場考察。目前機構嘉賓邀請已經結束,將有省內外知名的180家投資機構300多名專業投資人參加活動。
舉辦本次活動有以下目的或者特點:
通過股權融資項目集中推介,吸引國內外投資機構關注山東、投資山東。
黨的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連續提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股權投資是直接融資的重要力量,也是政府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最主要的投資形式。當前,創業投資普遍面臨投資難、募資難等問題,為更好地促進企業和投資機構對接,活動以項目為牽引,采用“6+60+180”的形式,即集中路演6個項目,分4條線路實地考察60個項目,書面重點推介180個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經過全省征集、專家投票、現場評審等多輪環節,從全省擬進行股權融資的1000多個項目中遴選了180家創新創業企業,分為互聯網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健康及其他四個賽道,涉及半導體、新能源、醫療康養、智能制造等12個領域。本次活動還組織了新能源行業的產業投資人(CVC)與政府國有投資人(LP)對接,在招商銀行總行協助下,定向邀請新能源領域頭部基金管理人與山東省國有投資人進行批量對接,紫金礦業、寧德時代、航天科工等20余家國內頭部新能源產業基金管理人(GP)齊聚泉城,助力新能源產業鏈的橫向擴張和縱向延伸,不斷拓寬省內新能源企業的產業生態圈,推動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本次活動還將召開綠色技術投資聯盟第一次成員大會,發布綠色投資倡議,將項目挖掘、項目路演等推介對接活動常態化。
搭建四個高端交流對接平臺,吸引一批創投基金在山東落地。
本次活動是我省近年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創投機構盛會,活動搭建了四個平臺,一是科技型企業與投資機構對接的平臺;二是金融機構與投資機構投貸聯動的平臺;三是國有資本和新能源產業資本對接的平臺;四是省內投資機構與頭部投資機構交流學習的平臺。活動邀請了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及二期)、國投創合基金、清控銀杏等國家級大基金,招商局資本、中金資本、中石化資本、國新資本、上海科創等國有產業投資基金,深創投、弘暉資本、高瓴投資、盈科資本等頭部創投,寧德時代、紫金礦業等產業創投(CVC),活動還吸引包括廣東、浙江、江蘇、北京、青海、寧夏、湖南、新疆等地的近100家省外投資機構及產業投資基金,90家省內投資機構及基金,300多位專業投資人。一方面,通過打造平臺將資本與產業發展、重大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各級政府實現投行化招商、產業鏈招商。另一方面,實現產業鏈基金項目在山東落地開花,在發揮投資機構市場化、專業化優勢的同時,更好挖掘山東的資源稟賦。活動還將簽約落地一批基金,總規模100億的山東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暫定名)將在活動上簽約,盈科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母基金等一批基金,山東中柔新材料等一批項目也將在活動上落地,整體簽約金額200億元,另有5只新能源領域的基金正在洽談中,基金規模也將超百億。
發布一批含金量高措施實的政策,傳遞優化山東科創環境、增強創新活力的信心。
近幾年南方各省的創投發展政策措施密度大、力度強,在許多機構印象中,北方省份的機制不夠靈活、科創環境不夠優化。山東又是傳統產業大省,因而創投機構對山東市場關注度沒有達到廣東、上海、北京、浙江等強經濟省市的高度。本次活動針對我省創投發展長期存在的堵點痛點問題,集中發布一批政策,特別是近期出臺的創投獎補政策及我們的服務機制,省市縣聯動為創投機構和科創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政策保障和優惠,頭部機構能夠在短短幾天內全面、深入、高效了解我省創投發展政策及保障,體會地方政府推動科創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通過分會場引流,將創業投資的前沿從核心城市引向內陸腹地。
長期以來,我省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管理機構及投資企業均集中在青島、濟南、煙臺、淄博、濰坊等市,近年來,投資棗莊、濟寧、東營、濱州等地的創投投資金額呈上升趨勢,但總量仍然偏少。本次活動將設置青島、淄博、濟寧、濱州四個分會場,請更多的投資機構到魯西南、魯西北等內陸腹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發現更多值得投資的項目。同時,對山東全域科技型企業和股權投資市場將起到示范引領和教育啟蒙的作用。
【新聞同期聲】:投資山東的創業投資金額年均增長速度達35%
10月19日下午,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擁有著強大工業基礎、海量優質可投的項目,擁有完善的制造業供應鏈、強勁的組織和生產能力,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中的197個、666個工業小類中的526個,超過100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培育首批制造業領航企業106家,累計培育省級單項冠軍753家、國家級單項冠軍186家,均居全國前列,這些都成為創業投資的“科技富礦”和“豐沛資源”。創業投資發展的現實基礎“量”“質”齊升,已到蓄勢待發之時。
近年來,山東創業投資發展規模逐年擴大,投資山東的創業投資金額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注冊在山東的創投基金備案基金數量、基金管理規模、投資案例數等主要指標穩居全國前列。同時,創業投資反哺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山東2021、2022年在境內IPO上市的企業,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的滲透率達到85%以上,成為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登陸“雙創”板塊的重要推動力量。
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私募基金投資于我省的在投項目數量4651個,在投本金3775.36億元,投資活躍度全國排名均居第六名。其中,投資我省的創業投資基金累計在投項目1927個、在投本金656.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23.78%,總量居全國第七位。我省出臺引導基金讓渡收益等16條政策措施推進創業投資加快發展,近兩年跑出了一大批創業公司,如榮昌生物、晶正電子、華天軟件、天岳先進、歌爾微電子、東岳未來氫能等,越來越受到投資界關注,魯信創投等一批國有創投公司和源創投資等一批民營創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濟南和青島依托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和全國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逐漸成為全球新興的創投風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