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見習記者 李淑楠 東營報道
商圈治理是城市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打造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商圈治理共同體,成為城市社會治理的新課題。東營市東城街道“CBD”——沃德中心,積極探索專屬網格治理的新模式,通過成立專屬網格工委,激發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活力。
9月26日,記者一行實地探訪沃德商務區,解開商圈治理的“密碼”。高達215米、位于東城街道府前大街金融CBD核心區的沃德中心已是東營的新地標。站在高樓俯瞰,主城區的風景盡收眼底。這一片商務區,有金融港、國貿大廈、世貿大廈、沃德中心等商務樓宇14棟,涵蓋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地產建筑、數字經濟等10余種業態640家企業,商鋪205家,從業人員1.7萬余人。
商圈是特殊的社區,也是地域小社會。一個商圈中,既包含了經營者和商戶之間的關系,也包含著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商圈各主體與政府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尤其集商貿、休閑、旅游、居住功能于一體的商圈,組織構成復雜多樣且流動性高,治理的難度遠遠高于單純的社區或村莊。
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動力”區,給東城街道的社會治理增添了新的煩惱,“網格員干、商戶看,政府買單、商戶不買賬”,就是其中之一。
“沃德商務區轄區內樓宇企業普遍存在溝通難、資源聚合難等問題!苯鹑诟凵鐓^黨委書記李顏辰直言,轄區內大量企業還面臨獲取外部資源、招聘吸引人才、開展黨建活動等難題。
需求在眼前,東城街道在專屬網格治理新模式上發力,成立了專屬網格工委,激發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活力。李顏辰說,“去年8月,我們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樓宇專屬網格工作委員會,推選出7名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家,參與商圈治理和發展,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合力解決困難問題,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為平安東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悉,專屬網格工委,是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領導下,網格內商戶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一個群眾自治組織,逐步實現了網格治理水平、群眾參與治理熱情的“兩個提升”。
采訪中發現,專屬網格工委自成立以來,深挖商戶需求,完善議事協商、項目立審、社區基金等保障機制,切實解決了一批發展治理難題。
剖析這一做法,就是通過不斷認識商圈的治理規律和復雜性,從而不斷提升商圈治理的實效,促進商圈的高質量發展。

(專屬網格工委自成立以來切實解決了一批發展治理難題,圖為企業服務站一角)

(圖為由專屬網格工委主導的銀企金融資源對接洽談)
9月26日上午,一場由專屬網格工委主導的銀企金融資源對接會在沃德中心的會議室內進行。這樣的對接會,已成為常態。截至目前,沃德商務區已對接東營農商行、東營銀行、萊商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提供5億元金融貸、科技貸;承辦“春風行動”人才招聘會,招引300余名專業人才落戶企業發展,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的問題,為企業助力。
同時,沃德商務區專屬網格工作委員會聯合轄區內企業、商鋪開展“創城”“供暖繳費進小區 情暖千家辦實事”等形式多樣、高效便捷的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廣大居民與商戶的一致好評。

(圖為沃德商務區商圈為商戶送服務的上午禮儀課)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沃德商務區商圈治理過程中,“堅持需求導向”是一個關鍵。因為各類市場主體集中在這里,主要的訴求就是實現經濟發展和自身發展。
沃德商圈治理,從商戶所關心的問題出發提供精細服務,通過幫助商戶解決發展難題,力解商戶的燃眉之急,實現了商戶、業主與社群的共贏。商圈成為市場主體創造社會價值的舞臺,專屬網格工作委員會搭建起的平安商圈體系,實現了自治、共治于一體的平安商圈建設,為平安東營建設打造了商圈綜合體平安建設的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