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0月16日開展7890億元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這一規模是今年以來央行MLF操作單月最大量。如此大規模的MLF操作,或為應對近期資金面趨緊和多單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加量投放MLF,體現了積極的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的意圖,釋放持續穩增長信號。
單月凈投放規模創今年以來新高
據央行昨日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了106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789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1.8%、2.5%,均持平上次操作。
由于當月有5000億元MLF操作到期,本次MLF操作為增量續作,凈投放量達2890億元,創今年以來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10月MLF加量幅度顯著上升,直接原因在于近期市場資金面持續收緊,銀行對MLF操作需求增加,其增量投放也能為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營造有利條件。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受信貸投放保持高水平及政府債券融資規模大幅上升影響,9月以來市場利率大幅上行,其中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已升至MLF操作利率附近,均值為2.43%,較8月上行0.17個百分點;10月以來均值水平進一步升至2.46%,DR007加權平均利率更是持續運行在短期政策利率1.8%上方。“這意味著盡管9月降準落地,釋放長期資金5000多億元,但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水位仍在持續下降,MLF操作需求相應上升。”王青說。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認為,9月以來,政府債券發行加速等對市場流動性帶來一定影響,MLF加量操作有助于維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銀行繼續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務。
更重要的是,MLF大規模加量續作,在持續釋放穩增長政策信號的同時,也能為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營造有利條件,切實防范地方債務風險。
王青表示,在9月專項債較大規模發行后,10月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進入高峰期,10月地方政府債券融資規模將在9月高增的基礎上進一步上升,也是本月MLF大規模加量續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降息降準仍在工具箱內
隨著匯率和通脹水平趨于穩定,多位市場人士認為,我國貨幣政策仍有空間,貨幣政策會配合財政政策,寬信用進程將持續至年底,繼續鞏固經濟回升勢頭。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第48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下一步,中國央行要持續用力、乘勢而上,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加快經濟良性循環,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這樣的表態比較積極,將有力地引導市場預期,也表明貨幣政策將更精準有力。下一步,可繼續推動政策利率適度下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5至10個基點,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董希淼說。
王青也認為,綜合考慮接下來的信貸投放和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需求,預計年底前MLF還會持續大幅加量續作。與此同時,從優化銀行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方面考慮,年底前也有可能再次降準。9月最新一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距離市場普遍估計的5%存款準備金率下限還有一定空間。(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