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見習記者 高冉
海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山東依海而立、向海圖強,2022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16302.9億元,其中,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為7227.1億元,居全國首位。
經濟導報記者從A股市場了解到,截至2023年上半年,山東與海洋產業相關上市公司共計12家。去年這些公司營收已超千億元,其中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居首位,占據明顯優勢。

從營業收入的總量視角看,這12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十分可觀,近5年均實現明顯增長,特別是2021年的同比增長率高達32.12%,在當年突破千億元大關。

海上物流站上“C位”
據自然資源部公告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經濟延續較快恢復態勢,有超過五成的海洋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而預計下半年營業收入實現增長的比例達七成五。
2023年上半年山東海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504.33億元,有超過六成的海洋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從營業收入TOP10的情況來看,瑞茂通(600180.SH)居首位,公司主營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并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早在2014年公司就組建了航運部,目前在全球主流航線均有涉及。位于第二、第三的是航運港口企業青島港(601298.SH)、電網設備制造企業漢纜股份(002498.SZ)。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家有四家都為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只有一家漁業公司好當家(600467.SH)。

分行業來看,根據申萬二級行業標準,交通運輸行業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居前列,物流行業居首位并且有著壓倒性優勢,占比高達54.10%。

截至2023年9月30日,山東海洋領域上市公司總市值為956.36億元。從總市值TOP10的情況來看,青島港居首位,與其他公司拉開較大差距,是第二名漢纜股份的3倍多,第三名的日照港(600017.SH)和青島港一樣為航運港口類企業,市值規模近百億。此外,位于第四的為風電設備制造運營企業天能重工(300569.SZ),其總市值較去年年底有明顯增長,增幅為13.49%。

分行業來看,根據申萬二級行業標準,航運港口、電網設備、物流三個行業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居前列。航運港口行業位列第一,總市值占比高達56.70%,其中,港口類企業貢獻了大部分市值。可見,港口類企業在市值層面,位于山東海洋企業的“金字塔”的頂端,有著明顯優勢。
海上風電企業發力研發投入
從研發投入總量視角看,山東涉海上市公司的創新成長能力勢如破竹,2018-2022年研發投入規模呈逐年上升,且保持高增長趨勢。

2023年上半年,山東海洋領域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總額為5.03億元,就研發費用TOP10的情況來看,榜單前兩家企業分別為漢纜股份與濰柴重機(000880.SZ)。其中,漢纜股份遙遙領先,并突破2億元,其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近6%,位于首位。據悉,這主要是該公司持續加大海上風電用電纜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力度。

青島港市值、貨物吞吐量排名居前
港口作為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23年上半年,港口物流業主要指標在經歷短暫波動后逐步恢復企穩。據統計,全國有17家港口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總營業收入高達949億元,馬上突破千億大關,超六成的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
就營業收入TOP10的情況來看,上港集團、寧波港、廈門港務分別位列第一、二、三位,TOP10中有兩家為山東上市公司。第四位為山東省港口上市企業青島港,2023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8.68億元,同比增長5.73%。青島港口是世界第四大沿海港口,西太平洋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在全球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港口吞吐量增長勢頭明顯,港口運行保持良好態勢,折射出我國經貿發展新脈動。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告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1.9億噸,同比增長8.0%,增速較去年明顯回升,全國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3.32億噸,同比增長7.3%。
經濟導報記者翻閱A股港口公司上半年財報,從其貨物吞吐量情況來看,寧波港排名居首,第二名為青島港,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5.4%,并與第三名上港集團拉開差距。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告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青島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同時,山東另一家港口上市公司日照港貨物吞吐總量相比青島港較為遜色,但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率高達13.07%,位列于第二,保持著良好的上升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