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支持泰安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方案》明確,支持泰安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縱深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走深走實。
泰安市是山東省唯一黃河干支流全域覆蓋的市,黃河干流流經東平縣,黃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大汶河流經泰安全域,經東平湖入黃河。東平湖蓄滯洪區是黃河下游最大的蓄滯洪區,承擔著分滯黃河洪水和接納汶河來水的雙重任務。“泰安創建先行區,在生態環境保護、黃河長久安瀾、水資源集約節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等領域探索科學路徑、開展先行先試,對于山東縱深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省發展改革委黃河戰略推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方案》明確了先行區建設的任務目標。到2025年,先行區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大汶河干流及其支流柴汶河下游治理段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要求,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12.24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16%、10%,自然保護地占國土面積比例不低于8%,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66.7%以上,東平湖水質穩定達到南水北調調水要求,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5%以上,能耗強度較2020年下降15.7%。到2030年,先行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現代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水資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方案》提出了5個方面19項先行先試任務。在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部分,提出全面提升防汛抗洪能力、推進東平湖蓄滯洪區綜合治理、構建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4項任務。在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部分,提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推進深度節水控水3項任務。在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部分,提出提升泰山區域生態功能、加強大汶河流域生態修復、推進東平湖區域生態治理3項任務。在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部分,提出持續推進水污染治理、強化大氣污染源頭防控、加強土壤污染綜合治理3項任務。在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部分,提出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新能源基地、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開展綠色低碳試點示范6項任務。
《方案》從政策支持、統籌協調兩個方面提出具體保障措施。在省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領導下,泰安市人民政府履行先行區建設主體責任,省有關部門、單位在政策落實、改革探索、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