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齊魯大地一派豐收的勝景。10月11日上午,山東省“秋季黃河大集”啟動儀式在濟南市歷城區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舉行。
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表演《梆鼓聲聲慶豐收》中,山東省“秋季黃河大集”正式揭開序幕。啟動儀式由省委宣傳部、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濟南市和歷城區承辦。
山東省“秋季黃河大集”以“黃河大集慶豐收 山東好品惠大眾”為主題,從現在起至11月,通過“線下大集+線上帶貨+宣傳推介”的方式,在沿黃傳統鄉村大集和線上平臺開展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促進消費活動,開展一系列惠民利民文化項目,為農民群眾辦好事、讓城里人有去處,進一步提振消費、惠民增收,更好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
逛黃河大集,品豐收果實。記者在現場看到,山東省“秋季黃河大集”農產品展區,不僅有各地豐收季特色農產品展售,還擺上了馬來西亞的榴蓮。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KADA主席慕哈末·侯賽因現場為“黃河大集”送上“云祝福”。通過中歐班列海鐵聯運,不僅讓東南亞的水果等農副產品“走”上山東人的餐桌,也讓山東特色農產品、讓“黃河大集”的品牌走出國門,揚名海外。
逛黃河大集,賞山東手造。華山湖畔,山東手造、愛心集市、特色農產品、非遺展演及新能源汽車五大板塊展區集中亮相,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游覽購買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現場播放了黃河大集品牌宣傳短片與《山東手造“出圈”國際舞臺》短片,讓觀眾更全面感受山東手造的魅力。
逛黃河大集,看村村好戲。在非遺展演區,柳子戲、莊戶劇團、鑼鼓、舞獅等“好戲”輪番上演。濟南市歷城區南依泰山、北攬黃河,近年來圍繞文化“兩創”和黃河文化保護,恢復保護了一批民間文藝精品。啟動儀式上,《四季歌》《繡荷包》等民歌感染了現場觀眾。
逛黃河大集,享人間煙火。今年以來,省委宣傳部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利用市集、展會、節慶等各種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文化+旅游+好品+傳播”的模式,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為山東好品打開銷路。如今的黃河大集已經成為弘揚黃河文化、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文旅活動。
今年,“秋季黃河大集”在全省各地陸續舉辦,包括“秋季黃河大集”夜市、金秋豐收季特色產品展示展銷、“黃河大集”進社區、黃河流域特色手造民俗和民間藝術展演等,讓各地群眾在鄉土氣息濃厚、文化韻味濃郁的活動中感受煙火氣,澎湃鄉村振興動力。
四季輪轉,春華秋實。“黃河大集”品牌活動按照不同的季節主題,設立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豐收大集”、冬季“年貨大集”。當下的新時代黃河大集,正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打造沿黃文化體驗平臺,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來源:大眾日報)